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> 生活 >> 详情
上海的小马路上,长满了具体的生活!
来源: 新民晚报      时间:2023-08-08 08:16:37

淡水路是一条普通的小马路,双车道,长约一千六百米,不紧不慢地走路,二十分钟就能逛完。街边有饭馆,有咖啡店,也有花店和裁缝铺,而在八月初,街边和店铺橱窗上,多了不少短诗,写得都是日常生活里的常见事物,比如洗衣服,比如喝咖啡,比如一次轻轻巧巧的相思。

诗歌来自小红书的创作者。八月三日开始,小红书在上海举办“马路生活节”,共持续11天。这些天里,在淡水路的一些店铺橱窗上会出现一些诗歌,南昌路的街头上会冒出几个毛毡布蘑菇,苗江路上矗立着四米高的迷宫——外墙还是用矿泉水瓶做的,泛起微蓝的光。当你一身疲惫地下班,路过巨鹿路或马当路,或复兴公园的大草坪,还会听到唤醒活力和力量的音乐。


(资料图片)

上海的小马路是这个城市的细腻肌理。它是人们习以为常的地理单元,是生活里不起眼却又不能省略的一个片段。这次的马路生活节,让人们多了一个在行路时驻足的理由,去花一点时间在身边的美好上。

“生活不在别处。我们并不想做一个城市里的奇观,而是希望跟大家的附近发生更深刻的关系。希望大家的眼光也放在自己身边,去获得那些具体的力量。”“马路生活节”负责人雷拉说,“小红书诞生于上海,这次马路生活节是10岁的小红书写给上海的一封情书。”

从历史里走来的小马路

AMAO是上海人,富民路的弄堂里长大,国外生活了七八年,回到上海,依然住在弄堂里。当她看上海的时候,童年的记忆与当下的样貌有了重影,让她觉得有趣,甚至有些“魔幻”。小时候的富民路,都是“非常普通的都是石库门的房子”,现在每次回国都有些不认识了。“变化最大的是建筑和街区的形态。高楼、Shoppingmall和非常传统的老弄堂的街区并存,穿过一条马路,是非常繁华的商区,再穿过一条马路,马上是充满生活气息的弄堂老城区。”

人类社会现代化初期,城市是工厂聚集的地方,很多城里的人总会怀念田园生活,于是就想把脏乱的城市转成“田园城市”,兼具生活的便利与田园的宜人。随着新的审美和城市规划理念的发展,全球越来越多的城市都希望把自己变成一个适宜居住的“花园社区”。上海的小马路也跟随着城市经历了一年又一年的变化,经过历史叠加,成了现在的样子。

在上海城区,可以步行,也可以开车;生活幽静,但转角就是繁华的商业区;居住的地方与工作距离不远,居民之间也有着相似的身份认同。

2007年,上海市政府将64条马路列入保护名单,承诺永不拓宽,规定街道两侧的建筑风格、尺度都要保持历史原貌。于是,这些位于上海中心位置的马路,安静地保持了原貌。在宽广大路衬托下,这些普通的马路,就成了“小马路”。

小马路的“小”,首先是因为路窄。小马路宽度大约十米,最多两辆车并行,算上街边的行道树,还有停自行车的地方,留给行人的空间就局促了,两个人碰到就得侧身让一让,往往走着走着,人就会不经意间从人行道走到马路上。车辆限速,不能鸣笛,红绿灯也多,人不用太担心危险。

小马路旁边的建筑也矮。小马路沿街建筑大多在12到15米之间,高楼也往往会自觉后退一点,离马路远一点。人们不需要仰起脖子,也能看到天空,天气晴朗时候,阳光不会被建筑遮住,可以透过梧桐叶,落在马路上。在小马路上散步,不会有强烈的压迫感。

在一条小马路上,有行人,有自行车,也有慢慢往前的汽车。没有谁是小马路的主人,它容纳了所有人。所以,即便上海变了很多,因为还有小马路,AMAO还是能找到熟悉的回忆。她的回忆里,在石库门背后是每个家庭自己的空间,很狭小,各家过各家的,但总有交流,过得很好。她觉得这里面残留着上海文化的底色,于是用充满童真的方式,展示了石库门背后的一段轶事,并把这个装置放在马路上,让来来往往的人都可以参与到她对上海的记忆,和对未来的构想里。

AMAO说,她希望记忆深处的上海,不要消失在未来里。

线上的小马路与线下交相辉映

不同的生活方式在小马路上交汇,碰撞出奇妙的反应。

淡水路上的一家小店,白天卖咖啡,晚上卖酒,店主关店时间有些随意,主要看女朋友什么时候下班。一些顾客经常会来坐一坐,他们喜欢骑行,于是店主也跟着加入进去,这家店也成了一个小团队的“接头点”,在这家店的墙上,也越来越多挂着他们活动的日程和照片。

小马路上的花店也越来越多。晚上往往是花店生意最好的时候,刚下班的人,会随手带一束满天星回家装点客厅;要去约会的情侣,会买一捧玫瑰,映衬一个路灯下的吻;去送别即将离开上海的朋友,正合适带上向日葵或者金盏菊。

小店多了,小马路的生态也跟着丰富起来。马路生活家“诗歌刷街”项目负责人怀素说,最终选择了淡水路来张贴诗歌,是因为上面有“丰富的业态”,“有咖啡馆,有意大利风情的餐厅,有书店,有裁缝铺,有餐厅,有酒吧,这些东西都存在,是一个复杂的居民的生态,是一种非常沃土的状态。这种状态和小红书非常契合。那种昂扬的生活气质,和小红书上的诗歌气质也很贴,所以我们把它们放在了一起。”

餐饮往往是小马路上最常见的店。餐饮与街道的关系最为亲密,其他的店,隔着橱窗便只是马路边上的景观,而餐饮的气味,可以不受阻挡地飘到马路上,一些餐饮店,也会用“外摆”的方式,进一步消除店铺与马路之间的距离。

与小红书一起合作“小马路逛吃之旅”的店铺,大多有外摆的设置。大学路的饵块食光,用矮矮的围栏隔开一块空间,外面就餐的地方,甚至比室内还大;永嘉路的面包咖啡好天气没这么大的面积,但也花了点心思,在落地窗外做了可以歇脚的矮阳台,顾客可以背靠着落地窗,聊聊天,看看小马路上来往的车和人。

不是所有的店铺都合适外摆,但所有的店铺都想和顾客多一些联系。比如玉芝兰,是米其林二星餐厅,平日里不缺顾客,但他们也想把一些商品带到街头来,和更多人产生联系。于是,他们带着“泡椒凤爪”,来了马路生活节的“纳凉夜市集”。

夜市集的组织者凌音觉得,生活节一定要有市集,“生活不在别处,就是萦绕在我们身边的东西,市集就在我们身边,有活力,年轻人很喜欢,而且也有烟火气。”选择商家的标准也“比较虚”,凌音希望这些商家都在表达生活里的艺术感,“你买了它,会觉得生活的角落里放这个东西,就觉得很有生机。”

对于商家而言,小红书也成了他们线上的“小马路”。小马路上不缺潮牌店,来来往往,有的店几个月便淡出了人们的记忆,相较之下,2014年开业的DOE已经是“元老”。从最开始,DOE便注重和消费者的交流和联系,咖啡分享会、宠物周末、请DJ来做演出……在DOE有各种各样不重复的活动。主理人说,他们不是单纯在卖货,而是在做分享,通过有诚意的分享把顾客吸引过来。在小红书上,他们也继续做着分享。他们希望通过小红书,沟通更多人,让别人慢慢了解自己的品牌,“吸引同行者”。

在“潮流地图”活动负责人莫蒂的理解里,潮流距离普通人也越来越近,“不需要我有多少衣服多少收藏,不需要我能不能产出自己的意见,更不需要我去影响潮流趋势,比如穿搭,只要我在通过穿搭,传递自己对于生活的态度,那就已经是在展示属于自己的潮流。”

发现触手可及的生活

喜欢小马路的人,往往对于生活抱着一些想法,他们愿意让自己的生活更好,也愿意做些什么,让别人的生活更好。他们是小马路的拥趸,也是烟火气的来处。

小红书博主罗盛天最早只是想做点小事情。他小时候会被路上的坑洞绊倒磕到,也想到即便城市也会有不少缺口,比如说马路、灯台、灯箱,因为在城市的雨水冲刷,久而久之就会出现一些缺口或者是破损。他发起了“花花补丁”计划,用毛毡,去给城市打个补丁,“让大家注意到这个地方,同时给城市增添色彩,给大家小小的温暖的感觉”。

最初做这事时,罗盛天觉得自己像是在“做贼”。他看到一家店门口有个巨大的坑,他偷偷补上了,但因为位置显眼,补丁也大,他就很害怕店老板看到会批评他。但是没有,老板说很喜欢这个作品,因为这朵花,店主和他成了朋友,免费请他喝了一个月的糖水。在他做的蘑菇补丁附近,也有其他人“种了小蘑菇”,罗盛天觉得,这让艺术、社区和日常生活有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连接点。

这次在上海,罗盛天在马路上做了近三十个补丁。有的很显眼,一望而知,有的则需要费点心思去寻找,罗盛天说:“我想用这样的艺术表达,给生活带来意想不到的柔软与重塑。”

以一场活动唤起人们对小马路的探索热情,许多城市都有实践。戛纳电影节的时候,除了红毯、展映和颁奖,电影的元素也会渗透到每条街道上;德国慕尼黑每年春天举办当代首饰展Schmuck,主办方也会在城市里标注数以百计的打卡点;青岛在啤酒节的时候,每个能喝啤酒的小店,也都成了大家能够参与节日的地方。

因为马路生活节,不少人对身边的小马路有了新的认知。有人顺着淡水路的诗歌发现,这里有诗人艾青的故居,“难怪这里要有诗歌”;有人在南昌路的一个拐角看到了泰戈尔的雕像,也知道雕像旁边是徐志摩和陆小曼的故居。不论音乐、艺术装置,或者咖啡、美食,都是一个引子,引着人去发现身边的生活,也去重新发现生活与历史的关系。

“小红书与城市是共生的关系。小马路上的生活带来了小红书上的分享,小红书上的分享也让更多人去小马路发现生活。我们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发现这些马路,发现这些原本没有人注意到的很美的地方,让更多人来到这些公共空间,进而换发出来一些新的活力。”雷拉说。

凝聚小马路精神的“马路生活节”虽然只有11天,但小马路上的生活还会一直继续。

文/魏君✎
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