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> 生活 >> 详情
精彩看点:新基金发行回暖 权益与固收品种强力吸金
来源: 中国基金报      时间:2023-03-27 08:54:27

3月以来新基金发行呈现明显回暖迹象,不仅数量和规模增长,平均认购天数也在缩短,无论权益基金还是固收品种都有多只新产品收获亮眼募集成绩。

展望后市,公募认为,今年是复苏之年,利率、货币环境、经济增长预期都有利于权益资产;预计市场仍将以结构性机会为主,经财报验证业绩明显改善的上市公司将呈现更多投资机会。


(资料图)

基金发行持续回暖

Wind数据显示,截至3月24日,3月份已成立122只新基金(各份额合并计算),发行规模合计1133.98亿元;而今年前2月的发行总规模分别为407.3亿元和884.22亿元。

本月已成立的122只新基金中,权益基金有76只,合计募资379.27亿元,而2月份41只权益基金募集289.42亿元、1月份33只权益基金募集182.72亿元。

从单只产品情况看,3月份有13只权益基金发行规模超过了10亿元。主动偏股基金中,由曾豪担任基金经理的博时均衡优选混合募集29.95亿元,成为今年以来募集规模最大的主动权益类基金;刘潇管理的华安匠心甄选成立规模20亿元;杨珂的信澳优享生活成立规模18.02亿元。

被动基金也有多只发行规模超过10亿,增强型基金居多。其中,富国基金的中证绿色电力ETF、创业板增强策略ETF分别募集17.16亿元和13.77亿元,中欧中证1000指数增强、创金合信中证科创创业50指数增强募集规模也都超过10亿元。

固收基金发行也很火爆,28只债券基金募集712.99亿元,远超2月份的545.66亿元(23只)和1月份的208.88亿元(16只);16只债基募集规模超过了10亿元。

纯债基金方面,鹏华丰尊募集到80亿元上限,国投瑞银顺立纯债、易方达恒固18个月、工银瑞信泰丰一年、国联安聚利39个月纯债募集规模均超60亿元;二级债基方面,路博迈护航一年持有债券募集规模为40.91亿元,这也是年内第一只首募规模超40亿元的“固收+”产品,招商安凯募集规模超过27亿元。

债券指数基金发行成绩也很亮眼,惠升中债0-3年政策性金融债募集规模达到80亿元上限,万家CFET0-3年政策性金融债募集规模为48亿元。

值得一提的是,新基金平均认购时间也在逐月缩短。3月以来新发基金平均认购天数为23.68天,较1月份的31.49天和2月的28天明显缩短。

业内人士认为,新基金募集规模有所回暖,一方面与基金管理人开年来积极发行新品有关,另一方面,2023年以来权益市场有一波较为明显的上涨,债券市场经历去年底冲击后逐渐稳定,中短端信用债收益率大幅回落,股债双强驱使投资者将更多资金投入资本市场。

权益资产性价比占优

立足基本面把握结构性机会

在业内人士看来,近期债市受到多重利多支撑走强,但在经济复苏周期中,债券收益率仍有上行风险,权益资产性价比依然占优。展望后市,业内人士表示,今年市场仍以结构性机会为主,财报陆续披露,将验证经济恢复的力度,投资机会将逐步聚焦到业绩改善明显的公司上。

富国基金认为市场出现了四点积极变化:一、3月17日超预期降准公告,强化了市场对经济增长和政策的预期,有望提供正向推动力;二、1-2月主要宏观经济数据落地,分歧的预期得到修正,海外银行业危机也告一段落,市场对国内经济复苏、海外加息退坡的预期逐步形成新的正向共识;三、资金从分散走向聚焦,“数字经济”和“中字头”形成共识,有望强化市场的赚钱效应,推动市场走强;四、美联储因风险事件从缩表转向扩表,短期紧缩预期降温。

格林基金基金经理刘冬表示,今年以来,市场机会以结构性为主,热点切换轮动较快。随着年报、季报、中报披露期临近,部分行业和公司的业绩改善情况将对此次经济恢复的力度做出验证,市场的投资机会也会逐步聚焦到业绩改善明显的公司上,市场风格的演绎有望从强预期弱现实转向强现实领域。

刘冬认为,以下行业值得关注:一是消费领域,受益于疫情结束与经济逐步修复;二是医药领域,受益于门诊、就医的正常化,以及老龄化加剧的用药需求,而集采政策常态化之下,竞争格局较好的药品和有创新能力的公司具备更好的成长前景;三是过去一两年既受高成本压制又受需求端影响走弱的行业,未来1~2年有望迎来毛利改善;四是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,科技、安全、新能源等领域是政策支持的主要方向;五是人工智能,这是一个革命性的产物,如同过去的新能源,是值得足够重视的方向。

金鹰基金权益投资部基金经理王喆认为,后续市场主线需要明确的经济基本面来确认,重点关注上市公司一季报、高频数据对经济景气度的确认。在轮动较快的市场,建议抱紧能看清基本面回暖方向且估值性价比较高的确定性品种,自下而上择股,适当兼顾估值。

科技是受到高度关注的方向。科技安全是统筹经济发展和安全的重要抓手,在信创、航天航空、半导体、医疗器械、自动化设备等自主可控发展的重要领域,软硬科技内部存在轮动可能。

消费方面,建议关注需求场景恢复背景下,仍具有自身行业发展动能的消费领域,如白酒、免税、医疗服务、医美等,在回调中寻找机会。

稳增长方面,后续需求端刺激政策有望跟进,从政策效果看,竣工端或好于新开工端,稳增长配置主线仍建议优先考虑地产竣工链,包括厨电、消费建材、家装家居等。

标签: